2017年3月,江蘇蘇州,蘇州工業園區內十余幢使用3D打印技術建造的建筑。這批建筑包括一棟面積約1100平方米的別墅、中式庭院、一棟6層居民樓、異形建筑等,建筑的墻體由大型3D打印機噴繪而成。外觀上,3D打印建筑的表面墻體具有獨特的凹凸紋理,這是打印噴嘴隨程序移動時所留下的,如同奶油蛋糕的裱花一樣堆疊。在冬日走進一幢3D打印的房子,房間里竟十分暖和,這是因為3D打印墻體被設計成“空腹”,空心的墻體構件中加入保溫材料,不但減輕了建筑本身的重量,還可以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。
建筑垃圾變“油墨”,綠色又環保
負責人表示,此次工程用的“油墨”是由少量鋼筋、水泥和建筑垃圾制成,不僅使用節能環保技術更是使用綠色環保材料。與傳統建筑工序相比,
3D打印建筑不僅縮短了工期,更節約了人工成本將近50%,材料成本30%。
同時,根據不同的設計要求,3D打印時可以在各種墻體結構中,預留梁、柱的澆筑空間,一次性解決墻體的承重結構問題。此外,3D打印建筑屬于干法施工,顛覆了傳統建筑工地嘈雜無章、塵土飛揚的形象。
新聞來自:遼寧衛視